上海叶拓双层玻璃反应釜的操作需遵循严谨的步骤,以保障实验或生产an全、确保反应效果稳定,具体流程可分为操作前准备、物料投放、搅拌启动、温度与压力控制、反应后处理五大环节:
一、操作前准备
设备状态检查:先确认反应釜总电源、冷却水管路、真空管路开关均处于关闭状态,避免误操作。检查高硼硅玻璃釜体,通过透光观察和轻敲听声(清脆为正常,沉闷可能有裂纹),确保无裂痕、划痕;查看密封胶圈(硅橡胶或氟橡胶材质),若存在老化、变形、破损,需及时更换。同时,检查搅拌桨与电机轴连接是否牢固,手动转动搅拌桨,确认无卡顿、摩擦釜壁的情况;校准计量工具,如电子天平需归零校准,量筒、移液管需无破损且刻度清晰。
物料与工具准备:核对待反应物料的名称、纯度、状态,确保无变质、污染,若物料需预处理(如固体研磨、液体稀释),需在洁净容器内完成,研磨后的固体颗粒直径不超过 5mm,避免堵塞管路或划伤釜体。准备好所需工具,如洁净的玻璃棒、小勺、毛刷,以及适配的温控介质(冷水、热水或导热油),确保温控介质清洁无杂质。
二、物料投放
釜盖开启:双手握住釜盖两侧把手,缓慢垂直向上抬起,避免釜盖与釜体边缘碰撞,将釜盖平稳放置在铺有干净橡胶垫的工作台上,防止釜盖表面划伤或沾染杂质。
物料加入:液体物料投放时,使用校准后的量筒或移液管,沿釜壁缓慢倒入,若物料粘度较大,借助干燥洁净的玻璃棒引流,避免物料飞溅;固体物料投放时,用干净小勺缓慢加入釜内,若有块状物料需先碾碎,禁止高空抛下固体物料,防止撞击釜底导致玻璃破损。若物料粘在釜壁,用洁净毛刷轻轻扫入釜内底部,避免残留。
釜盖闭合:物料投放完成后,再次检查釜内无异物、杂质,双手持釜盖缓慢盖合,确保釜盖与釜体密封接口jing准对齐,轻轻按压釜盖边缘,使密封胶圈紧密贴合,防止后续反应中出现泄漏。
三、搅拌系统启动与调节
启动前确认:打开反应釜总电源开关,先不启动搅拌,观察设备指示灯是否正常,确认搅拌电机电源线连接牢固、无破损。
搅拌启动与调速:将搅拌速度旋钮调至zui低档位(50-100r/min),启动搅拌电机,观察搅拌桨转动状态,确保无异常振动、噪音,且搅拌桨不接触釜壁。低转速运行 5 分钟,若设备无异常,根据物料粘度和反应需求,缓慢调节转速,每次转速提升幅度不超过 100r/min,避免转速骤升导致物料飞溅或电机过载。若反应过程中物料粘度增大(如生成粘稠产物),需及时降低转速,防止搅拌桨断裂或电机损坏。
四、温度与压力控制
温度控制操作:根据反应工艺要求设定目标温度,检查温度控制系统管路连接紧密、无泄漏,将温度传感器插入釜内物料中部(避免接触釜壁或搅拌桨),确保温度检测准确。打开温控系统电源,启动温控介质循环泵,控制温度升降速率为 5-10℃/h,避免温度骤变导致釜体因热胀冷缩破损。若使用高温介质(温度>100℃),需在管路外层包裹隔热棉;使用低温介质(如冷冻盐水),操作人员需佩戴防低温手套。
压力控制操作:若反应需在负压或正压环境下进行,缓慢开启真空阀或惰性气体阀门,观察压力仪表,将压力调节至设备额定压力的 80% 以内(通常负压不低于 - 0.1MPa,正压不高于 0.1MPa)。全程监测压力变化,若出现压力骤升或骤降,立即关闭阀门,排查管路是否堵塞、密封是否失效,待问题解决后再继续操作。
五、反应后处理
设备关停:反应结束后,先关闭搅拌电机,再关闭温控系统和温控介质循环泵,待釜内温度降至室温(<40℃)、压力恢复常压后,关闭反应釜总电源、冷却水管路和真空管路开关。若釜内有挥发性有毒物料,需先通过尾气处理装置排出有毒气体,再进行后续操作。
物料取出与设备清洗:缓慢打开釜盖,倾斜釜体将反应产物倒入洁净容器,若有物料残留,使用与残留物料兼容的溶剂(如油性残留用乙醇、酸性残留用稀碳酸钠溶液)浸泡 10-15 分钟,用软毛刷轻轻清洗釜体内部,再用去离子水冲洗 3 次,在用洁净抹布擦干或倒置沥干水分。密封胶圈取出清洗后,晾干并涂抹少量硅脂保养,若有损坏及时更换。
设备整理:清理实验台面,将计量工具、工具归位,记录设备使用情况(如反应参数、设备状态),确保下次操作时设备处于良好状态。
上海叶拓科技有限公司官方服务电话:19961895916 (同微信号)










